我们下面将分几期通过高清视频的方式讲述SSD, NAND,DRAM,CPU,GPU,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,这些视频将非常通俗易懂地向你展示了这些底层基础。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希望制作哪些方面的视频。直接观看视频请到底部。
本期视频以Kioxia CM系列企业级SSD为例,通过主要探讨了固态硬盘(SSD)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,尤其是基于NAND闪存技术的存储和访问机制。
视频开篇讨论了SSD的惊人存储能力,例如一个8TB的SSD可以存储多达64万亿个比特,强调了这种技术的高效存储能力。通过将比特比作硬币,视频形象地展示了SSD存储的巨大规模。SSD能快速、准确地在这些比特的“海洋”中找到特定位置,体现了其强大的数据读写能力。
SSD的核心是NAND闪存芯片,每个SSD可能包含多个NAND芯片。在这款SSD中,有18个NAND芯片,每个芯片又分为多个平面和块。每个块被分成数百页,每页包含数万个存储单元。视频详细介绍了NAND闪存中的电荷陷阱闪存单元(Charge Trap Flash Cells),每个单元可以存储3位数据,即3个比特。
视频还解释了NAND闪存芯片的内部结构是如何垂直堆叠的,并展示了芯片内部的微观图像,帮助观众了解SSD的复杂性。
SSD的工作原理基于控制器的运作,控制器负责管理和调度SSD中的数据读写操作。控制器通过与18个NAND闪存芯片的通信,确保数据能够快速准确地在芯片中存取。视频介绍了存储单元是如何被组织和管理的,以及控制器如何通过内存通道与闪存芯片进行数据交换。
控制器在工作时需要使用DRAM芯片来存储查找表(Look-Up Table),即一个大规模的翻译表,帮助确定每一段数据的存储物理位置。该查找表不断更新,以确保SSD的高效运行。
视频深入讨论了数据在SSD中的传输机制。当读取或写入数据时,SSD控制器会同时在多个NAND芯片中进行操作,以提高速度。例如,在存储大文件时,控制器会将文件分散到所有芯片上,形成“超级页面”(Super Pages),从而加快数据访问速度。
除了基本的读写操作,SSD控制器还承担了一些关键功能,如磨损均衡(Wear Leveling)和垃圾回收(Garbage Collection),这些功能有助于延长SSD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稳定性。此外,SSD还具备错误纠正代码(ECC)功能,用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。
总的来说,该视频详尽描述了SSD的工作原理,包括其内部的存储架构、数据管理机制以及控制器的关键角色。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和深入的技术分析,视频帮助观众理解了SSD技术的复杂性及其在现代数据存储中的重要地位。
对于NAND进行测试是了解NAND特性的非常重要的方法,Saniffer公司销售的NplusT产品是业内顶尖的NAND测试和分析专家,国际和国内的众多大学、研究院所、SSD controller公司和SSD模组公司都在使用该产品进行测试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saniffer公众号,查询关键词:PCIe5&6.0, CXL, NVMeNVMoF, SSD, NAND, DDR5, 800GE测试技术和工具白皮书_ver11.1,下载后查看章节7.1~7.2章节。
如果你有其他任何关于PCIe5&6.0, CXL, NVMe, NAND, DDR5/LPDDR5以及UFS测试方面的问题想咨询,请添加saniffer公众号留言,或致电021-50807071 / 13127856862,sales@saniffer.com。
说明:
由于时间仓促,中文字幕添加可能有些翻译错误,例如NAND术语“Cell”翻译成“细胞”,其实这个是存储的基本单元,所以希望大家重点参看英文字幕。